2009年回顧小記

年前的忙亂甫告一段落,初一,閒不下來人等便迫不及待地開起檢討會議。

2008下半年,在欉紅剛發芽,懵懵懂懂誤打誤撞,只會努力,也只能努力,為了生存。2009年,抽枝期,透著陽光展著葉,從家庭廚房規模的工作室換到寬敞明亮的廠辦,招募新血,購置硬體,網站更新,蒐集食材,研發與生產並進。

DSC_0043

在這一年,我們努力改善規模不經濟的問題,力求兼顧質與量。看著年度損益表的製造相關成本費用,儘管在食品業來講,這樣的成本結構仍屬高風險,但我們絕對能抬頭挺胸地告訴大家,在欉紅是良心事業,我們將絕大部分的資源與心力投資在產品本身的製造與研發,只為了能確保產品的品質,且讓越來越多人知道台灣食材的原本好滋味。

對於一個具有生產專業的製造商而言,堅持在地這點常常代表的是在產品研發上的諸多限制。為了化限制為轉機,我們訴諸品種、產地與產季,試圖以產品本身來表現台灣水果的多樣性。我們明明知道進口莓果觸手可及又符合大眾喜好,卻只能一邊推出台產草莓與鮮少人知的燈籠果系列產品,一邊踏破鐵鞋地尋覓這片土地上未被人知的食材,如南美假櫻桃與桃金孃等;我們明知巨峰葡萄、金鑽鳳梨、珍珠芭樂正夯,卻選用大家不熟悉或不看好的金香葡萄、黑后葡萄、開英鳳梨、土芭樂、軟枝楊桃等,只因為我們不認為鮮食最佳品種可以做出最好的加工品。台灣水果的品種多樣性與栽植技術絕對是傲視全球的農業成就,水果價值不該經由單一標準(甜度、水份)而被蓋棺論定。發掘食材的特出之處,用對的形式將它的優點發揚,缺點修飾,這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在未來一年也會持續努力的方向。

DSCF1857

在欉紅從來都不曾將自己定位成 “手工果醬”的品牌,相對的,從很早的時候,我們就很清楚知道在欉紅的定位為 “台灣水果加工品”,儘管第一個推出的產品是手工果醬,儘管大家都以為在欉紅只做手工果醬。手工果醬對我們而言是個媒介,是個用來測試詮釋在地食材性質的途徑,是個可以用最少的修飾(糖漬)表現生鮮食材的特性的途徑。積累了近兩年追著季節,追著水果跑的經驗,我們有更多的自信,讓食材以更多樣的面貌,恰如其份且適得其所地呈現在大家面前。也因此,2009年底有了所謂的新鮮水果軟糖,至於2010年會有什麼,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囉~

DSC_0018

新的一年裡面,最大的突破跟目標還是放在產地關係的建立上面。除了隨著在欉紅的成長,跟農友購買較多的水果,確保生產者的收益以外,我們也正積極發展 “消費者”以外的角色,從 “支持”轉換成 “合作”,不再只是單方面的供需關係,而是兩方面對面,溝通雙方的需求,做出符合雙方期待的產品。產地端一直都有發展非鮮食產品的需求,而在欉紅則有一貫的選材與處理的堅持。2010年初我們將首次與農民以代工方式合作,為農友開發更多樣的產品線,紓解生鮮蔬果的銷售與屯貨壓力。我們也期許在新的一年可以跟農民建立更長久且穩定的合作關係,確保食材的穩定與品質,也讓食材不管是在生產過程或品質上更貼近在欉紅的需求。

最後,還是一句話,我們從來都不是最好,但會努力往更好邁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