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與土地的粗曠風貌

我們味覺的鄉愁長在土地上,

餵養著情感的記憶。

要記得,

飲啄的人啊!

那是鳳梨酸甜甜的八零年代,

太平洋的風吹在國境之南。

農人低頭向田裡,

關愛的看著土地上的農作。

二十多年過去,現在我們不只要找回開英種土鳳梨粗曠熱情的滋味,

還要謙遜的放下姿態,和土地,重修舊好。

[產地專欄] 彰化二林黑后葡萄

採訪台灣紅酒之鄉——彰化二林鎮的「黑紗皇后」

圖╱文:顧明和

如果不是因為最近喧騰不休的國光石化和相思寮農地徵收的新聞,也許很多台灣人根本不會注意到彰化二林這個以農業為主的小鄉鎮。僅僅一字之差,鄰近的二水鄉有螺溪石硯為它在國中課本上博得一課〈做硯與做人〉的版面,然而,二林呢?除了沿海的火力發電廠、污染堪慮的石化工業,我們給了二林鎮什麼?

不要忘記,二林給了我們一位足以驕傲的鄉土文學作家──洪醒夫。他在《黑面慶仔》自序中說過:「希望他們不要忘了我們的來處,不管將來過得燦然或黯淡,都不要忘記。」真的,不管這些用來拚經濟的廠房可以為我們創造出怎樣的未來,唯一不會變,也不應該改變的,就是每一個人,對於自己土地的顧惜。

我很希望政府官員、工商業者、農民,以及關心農業的所有人,都可以聽見洪醒夫這句話。

[圖片說明]在洪醒夫紀念公園,遇見一隻剛斷奶不久的流浪幼犬。公園顯然缺乏維護,但這隻走起路來仍搖搖晃晃的小狗,卻讓我一直掛念著。

.有誰要去二林的嗎?

來到二林,可以嗅到這裡瀰漫著傳統的氣息,紅磚黑瓦的老房子上,留有過往輝煌的門匾,維護得相當良好,看得出來仍然有人在此居住。繼續走下去,還會看見竹筐曬著新鮮採收的紅豆,就放在家家戶戶的門前。

看這些平凡的景象,我不自覺的慢下腳步,心裡似乎有一種很踏實的感覺,帶領著我聆聽身體裡面本來就存在的聲音,胸腔裡,好像有一股穩定的節拍,「達、達、達、達」,我沒有驚異或害怕,但是漸漸的,慢慢,我明白那是農村既有的生活節奏,逐漸滲入我的手足百骸。

除了分針與時針外,農村自有一個時鐘,就像太陽下曝曬的紅豆,太陽多大,要曬多久,這時間急不得,事實上,根本也就沒什麼好急的。

我一邊走,一邊想:如果沒有農業,我們要去哪裡學會這些簡單的道理?

.種久了,作物都像朋友

稱二林為「台灣紅酒之鄉」一點也不為過,這裡不但是釀酒用黑后葡萄最大的產地,還有十六家私人酒莊在這兒,彼此競豔。透過二林鎮農會推廣股的引介,我前往拜訪種植黑后葡萄三十多年,產量、品質都屬上乘的莊旺發先生。

黑后葡萄是歐美雜交的品種,因為果肉少,酸澀味較重,主要通路都是銷往菸酒局作為釀酒之用,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早年隨處可見的「玫瑰紅酒」,就是用黑后葡萄釀製的。它雖然不適合當作水果食用,但是因為香氣濃厚純正,果皮的色澤呈現高雅的深紫紅色,最適合釀成紅酒或作為加工原料。若是製成果醬,成品乍看有如深藍黝黑的夜色,一經抹開,神秘的酒紅色澤立即顯現出來,足以令眾人驚豔。

[圖片說明]陽光下,成熟的黑后葡萄像是披上了高貴的黑紗

[圖片說明]新生的觸鬚閃閃發亮,宣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莊旺發的農地約有3.5公頃,從他父親開始,就一直種植黑后葡萄至今。採訪的時候,正巧碰上最後一塊果園採收,藤架上的葡萄多已轉為深紫色。莊伯伯帶我低頭走進葡萄藤下遮蔭,一邊談起黑后葡萄的銷售問題:「像黑后這種,幾乎都是給菸酒局收購,那一般收購的價錢不過15塊一公斤,扣掉成本差不多12塊,等於一公斤才賺3塊。而且,菸酒局都是等到六月才招標決定今年要收多少公斤,可是到那個時候,葡萄都已經結出來了,所以一開始就要拿捏產量,如果產量沒有估計好,多的葡萄就只能賣給私人的酒莊,那個價錢又更不好。」既然如此,我趁機問他為什麼沒有考慮改種利潤較高,名氣更響的巨峰葡萄?莊伯伯一開始謙虛的推託:「唉呀!那還要重新學相關的技術,不同品種的葡萄,種植的方式都不一樣的。現在是比較不願意去摸索試驗了……」

咦!我的直覺告訴我,不全是這麼一回事,農民對於自己的作物,常常有他堅持的理由,於是故意說:「不過莊伯伯你在這邊種了這麼久,萬一不種了不是滿可惜的。」果然,他雙眼一亮,流露出自信的神情:「說實在的,我的黑后葡萄品質真的算是滿好,」邊說著還叫我拔一顆放到嘴裡,「你吃吃看,我的測出來糖度常常都有15、16度以上,比別人多一度到兩度,所以菸酒局他們收購的時候,因為價錢依照糖度計算,我的也都可以比別人多賣一塊多。」真的!果肉的汁液有飽滿的甜味,果皮雖澀,但酸味感明亮。

[圖片說明]莊伯伯笑稱為「老師傅」──是技術很老,人可一點不老。

[圖片說明]鄰居也來幫忙採收,手腳俐落得看不出來已經七十幾歲了。

一邊吃,我忍不住又多拔了兩、三顆進嘴裡吸吮。心裡暗笑,這樣的味道,莊伯伯大概是不太容易割捨的,雖然嘴裡嚷著要改種稻田,用機械化耕作比較輕鬆,但是黑后葡萄種久了,它的脾性、喜好全都摸得透熟,就像一個相知三、四十年的老朋友一樣,說告別不可能,偶爾虧一下對方實在有夠難搞,倒是一定要的啦。

.好的品種,該好好對待

幫著莊伯伯把剛採下的葡萄成箱搬上農車,我終於問他,可不可以為他拍張照片。因為,原先請農會代為聯絡時,內向的莊伯伯特地交代採訪時不要拍人,拍農園就好。他說:「人曬黑黑的,不好看啦!」但這時,卻是很乾脆的答應了我的請求。

用豐收的葡萄園當背景,我按下快門,相片裡莊伯伯的表情堅定、剛毅,有一輩子在土地上打拚的人才有的神氣。我向他說,下回寄一罐純手工的黑后葡萄果醬給他,他很開心,把手上整箱葡萄送給我,對我說:「這給你回去做做看,看滋味怎麼樣,應該會滿不錯的。」接過來,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抱著一個希望,不,不只,還有一份託付的信任。

[圖片說明]鐵牛車上,一箱箱滿載的葡萄,正準備送入冷藏庫裡。

[產地專欄] 屏東內埔玉荷包荔枝

<文:顧明和>

從創立在欉紅之初,我們就發願要認真的走訪各地擁有神奇的魔力之手的果農,他們的名字通常不為人知,卻是每天透早就來到田土上照顧果樹,施肥、除草、搭棚架,真正「腳踏實地」的工作。他們沒有成就什麼大富大貴,卻成就了水果攤上,滿滿的教人驚豔的奇蹟,擦亮台灣這塊水果王國的招牌。在日本、歐美跟大陸,鮮香多汁的果實征服人們的味覺,為台灣艱難的外交,一次又一次,贏來不可取代的勝利。

他們是台灣真正的無名英雄,應該要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存在。

說起來真的很慚愧,在欉紅過去兩年,從來沒有真正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明知道屏東出產的愛文芒果、黑鑽石蓮霧、玉荷包荔枝、有機香蕉、金鑽鳳梨,全都是台灣首屈一指,足以在國際打下一片江山的優質水果,我們卻一直沒有造訪這塊國境之南,水果之鄉。

這回,總算不要再有遺憾。趁著型男主廚到歐洲進修的空檔,我們來到屏東找到了屏東環保聯盟的洪老師,請他帶領我們認識幾位代表性的農人。第一站,就是內埔鄉的玉荷包荔枝。


一踏進果園,就看見幾位滿臉笑盈盈的農婦,一雙手沒停下裝箱俐落的動作,一邊向我們熱情的搖手招呼。

「來,來,先吃吃看。」果園主人曾班長拉起一串還沒裝箱的現採荔枝,一把遞進我們手中,「盡量吃,吃多一點,不要客氣啦!」我們都還沒自我介紹,就先吃了好幾顆荔枝,紮實Q彈的果肉,一咬開,豐沛的汁液差點從嘴角溢出來,為了不要浪費那美味噴香的果汁,我們簡直忘了自己難看的吃相,又吮又吸,吃得嘖嘖作響。


這塊近九公頃的地,全是種玉荷包的。那天,陽曆剛進六月,已是玉荷包最後一個禮拜的產期,樹上還到處可見赭紅色待採的果實,沉甸甸的,壓得樹枝彎垂得厲害。曾班長提醒我們看荔枝皮殼的顏色:「一般看到的玉荷包顏色比較淡,外表帶一點青色,其實不是玉荷包長得跟別人不一樣,都是為了早點上市,有比較好的價錢,所以大部分農民都搶收,在荔枝成熟度還不夠的情況下採收上市。」

原來如此!又是價格作祟,在荔枝還略顯青嫩的時候搶收上市,一來價格較好,還可以趕上端午送禮的一波銷售高峰,二來,運送、儲藏都更方便,因為擠壓造成的損失會比較少。但是,在殘酷的價格取向下,損失的卻是真正玉荷包飽滿的甜度。

「你看喔!在你們來之前一個禮拜,荔枝的價錢都還很好,短短幾天,現在就差很多了。」當然,天氣才剛溽熱,荔枝咚咚咚一口氣全熟了,產量達到高峰,卻碰上端午節後市場萎縮,這些真正「在欉紅」,不用人工催熟,讓我們吃得欲罷不能的鮮紅荔枝,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身價。

怎麼可以這樣!我們都要為這些待嫁閨中,卻乏人賞識的美麗玉荷包大喊不平了。

一般認為,荔枝甜度高,產季又熱,是蟲害最嚴重的一種水果。因此,農藥施用的程度一直是擺脫不去的隱憂。我們小心的詢問果園施藥的狀況,曾班長的回答倒讓我們有些意外:「其實荔枝的蟲害只有在結果的時候比較嚴重,進入果實的生長期,蟲就比較不會來吃了。所以用藥還是要用,但是主要是在開花結果的時候,用來減少落花、落果的情形。」屏東環保聯盟的洪老師接著補充說:曾班長是環保聯盟固定合作的果農,必須定期接受農藥殘留的檢測,只要任何一次檢測不過,就無法繼續合作的關係。環保聯盟一直推動「友善農法」,目的就是希望讓愈來愈多的農民,在觀念上接受使用低傷害性的方式對待土地,其中,停用除草劑、減低農藥用量是最基本的共識。

我們放眼望去,整片果園覆滿了青翠的草皮,景象已經說明了一切,我們心裡感到一陣滿足。

草生栽培,看起來像疏於管理,其實內行人才知道,這是非常不易達成的。我們很想知道過程中遭遇的困難,但曾班長仍舊用一派輕鬆的語氣說:「不會啦,這都是看個人的想法,如果一開始是在正確的方向上,遇到問題就看用什麼方法去解決。」說話間,他臉上閃過一個短暫的自信神情。


曾班長告訴我們,他其實是半路出家的農夫,在種荔枝前,他原本也是個上班族,後來,父親留下這塊荔枝田給他,本來他只想玩玩就好,沒想到,愈玩愈有心得,遇到授粉不完全的果實,他也要剖開來研究原因。也許就是這個背景,讓他沒有一般農夫一切交給老天的心態,遇到問題,就嘗試找方法解決,就這樣一步一步,他發現了草生栽培的優點。

由於自然的有機質腐化,會促使土壤中微生物滋生,讓土壤鬆動,地力就不容易衰老。」但是,夏天雨水豐沛,僅僅一天草就可以長高15-20公分,偌大一片農園,怎麼辦呢?曾班長除了使用黑色抑制席覆蓋,還有一個妙招,那就是在採收完畢之後,將葉子整個掃下來,覆蓋在樹根週遭,就成了天然好用的覆蓋物。方法是人想的,果然不錯。

離開果園前,我們向門口站衛哨的黑色土狗道別,經過一段時間的採訪,牠已經不再顯露凶猛的敵意,但還是執拗的要向我們衝來,力道之猛使頸鍊深深陷入牠的脖子,連呼吸都困難。忽然,我們從牠的眼神方向意識到,也許牠的目標不是我們,而是──拿在手裡的那串玉荷包!

玩笑性的,我們拔下一顆鮮紅的玉荷包丟給牠,沒想到牠竟然歡天喜地接了下來,只見牠一口咬進嘴裡,大嚼數下,旋即低頭一呸,吐出荔枝皮跟硬核,乾淨俐落。「啊哈哈哈──」事情發生實在太出乎意料,一瞬間,我們全給牠逗樂呵,這隻「小黑」顯然食髓知味,還無視我們的反應,繼續熱情無比的撲向我們手中僅剩不多的玉荷包。

從來沒看過這麼熱愛荔枝的狗,給他看守這塊果園,如果沒有鍊子繫住,恐怕牠就要「監守自盜」了吧!

<延伸閱讀> 在欉紅屏東產訪首部曲|綠農玉荷包曾金水班長

[產地專欄] 國姓清流部落老梅園

年初正忙亂之際,我收到了一個好是誘人的邀約:

“在國姓清流部落(川中島)–魏 德盛拍賽德克-巴萊的原住民部落,眉原溪上,海拔約800公尺的山地上有各一大片的老梅園。比起一般觸手可及的矮梅樹,這裡的梅樹每棵都高六米以 上,樹齡至少有40-50年。由於地勢高,蟲害不嚴重,長久以來一直都 沒有使用過農藥與肥料,一路堅持有機種植。現在梅花正開,走在梅林內像是經過一處梅花隧道,整片開滿了白色的梅花。有空的話歡迎在欉紅的同仁們過來賞個 梅、泡泡湯、喝杯蕙蓀台灣咖啡,一起聊聊老梅園的故事,討論討論這裡的好梅子可以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我必須說,這各邀約完全正中我的要害…賽 德克-巴萊…老 梅樹…滿山撲香白梅花…天哪,當時的我真恨不得插翅飛過去,偏偏身陷爆量的訂單與電話、追殺不完的廠商、彈盡糧絕危境與 火燒眉毛due date交迫之中,硬生生將我阻攔下來,就這樣錯過了 梅花花期……………

雖然與梅花隧道無緣,可再也不能錯過可口的有機梅!於是,在青梅將黃的清明之後,我們來到了前有 埔里日月潭,後有谷關新社環伺的國姓鄉。

時值桐花盛開之際,一路上,青山雜陳著雪白色的花朵,稍稍寬慰了我錯過梅花的心痛之情。

穿過封閉、獨立而嫻靜的川中島清流部落,換乘四輪傳動,一路顛簸非常,終於,置身於 蔥鬱的梅林之中。

真的是,好壯觀的梅林啊!

更令人咋舌的是從樹上頭傳來,轟隆轟隆的蜂鳴!

長這麼大從來沒聽過這麼大聲這麼密集的蜂鳴………..少說也有個成千上萬隻在枝頭間飛來飛去吧………..

是不是真的有機種植, “聽”就知道了!




梅林美麗歸美麗,還是要回歸正題:梅子如何呢??


由於地處高處,這裡的梅樹每年都結果纍纍,個頭又大又可口,一顆直逼五十元銅幣大小,跟一般一元銅幣大的小梅子完全不同。抓起一顆一口咬下,恩,果然沒有辜負我們的期待,清亮的酸香中沁著一股別處梅子沒有的水蜜桃香,讓人份外期待它黃熟時刻的表 現。

這片眉原溪上游的老梅園是由目前主人李世郎先生的父親傳承下來的。主人平日尚有其他事業在經營,但始終沒將這片父親留給自己的梅園放下。秉持著前人 傳下來的好地好物要好好珍惜的心情,有空就會上山來看護一下梅園,才能維持住現在的好品質。一到農忙時節,便招喚山下的部落朋友來採收梅子,順便照顧到了 原住民朋友的工作需求。此外,能幹的老闆娘更費心研發了各式各樣的梅子加工品,如梅醋、梅醬、脆梅、紫蘇梅、茶梅等。聽說我們是做果醬起家的,更熱心分享 他們的作品給我們試吃。說實在的,品質真是出乎我們意料的好呢!果然,用心與好的食材,是成就品質的不二法門。

台灣的青梅過去主打外銷加工品市場,尤以外銷日本為主,是國內出口的大宗農產品之一,在台灣各地廣為種植,又以南投縣產量最高,佔全台的二分之一,集中在信義、 國姓、水里等鄉鎮。奈何外 銷市場受低價大陸梅製品競銷而嚴重萎縮,國內市場也受第三國轉運進口之大陸梅製品衝擊,導致加工廠收購國產青梅數量銳減,產地價格滑落,青梅產銷面臨結構 性失衡問題。由於梅子多以手工採收,人力成本高,偏偏產期集中,產量遠大於銷量,許多地方的梅子求售無門,任其黃 熟自然落地成泥,辛勤耕耘年年付諸流水,農民只能無語問蒼天…

為了解決青梅的產銷問題,農糧署也採取了種種措施,如粗放梅園停採補助、減量生產或改種植其他經濟作物、以 高品質賣價好的手採梅取代分級差又賣價低的竿打梅、研發推廣精緻加工產品、輔導產業轉型,與觀光休閒產業結合等措施。南投縣信義鄉農會與payeasy合 作的梅子夢工廠就做了一個很典型的成功示範。

在欉紅甫接觸農業不過幾年,卻一直觀察到同樣的現象與問題不停的在各種各樣的台灣農產上發生:台灣人稠地狹,生產成本過高,導致價格上無法與以量制 價的大出口國競爭;內需市場又成長空間有限。各單位努力歸努力,同樣的社會新聞卻還是年年發生….真的沒有解決的辦法嗎?我一直相信是有的。解決之道 在哪裡?我認為還是回歸到 “品質”。根留台灣的產業(噢…我沒有刻意在影射哪些為了降低成本而出走的產業歐….不小心的XDD),很難在產量上面 做突破。台灣的出路,只能靠台灣人的努力,成就出只有台灣人能的 “不可取代性”。以品質來讓產業加值,以品質另闢市場,以品質創造門檻,讓別人來追,而不 是大家一起打壞市場拼的頭破血流,最後沒人討的了好。轉型需要時間,需要有心並願意投注心力的人。在欉紅很慶幸今天能有機會往這個方向努力,更開心地看到 許許多多有心人願意相信台灣人跟台灣土地的價值,一起把這塊做起來,當然也希望這樣的力量可以傳給更多人,小水流匯聚成溪,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聲音。沒有 無法解決的問題,只要大家有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是這麼相信著。

<國姓鄉的特色咖啡店- MOFA咖啡,以及對面山頭上的天上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