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產訪收穫:紅娘果

紅娘果,原產於南美洲,和在欉紅所使用的燈籠果類似,生食只有生番茄的口感與澀味。

我們所使用的燈籠果,其實早年在台灣隨處可見,老一輩的人都俗稱『波阿草』,或稱作苦職,酸漿。

不論是紅娘果或燈籠果,生吃味道帶有酸澀味,不甚討喜,但外型特殊,常用來甜點或餐點裝飾,加工後,卻完全去除澀味,保留了原始酸果香,一吃就很難忘記她的酸香!

南投仁愛鄉產地採訪 2011.10.13~14

南投仁愛鄉產地採訪:

上週我們來到了南投仁愛鄉,著名的觀光景點埔里,也因非假日呈現難得的清幽。

這次除了拜訪我們定期合作的燈籠果農友:林敏聰伯伯之外,也到了台大梅峰山地農場,親自探訪梅峰德國種品種蘋果,以及找尋未來可用作加工的水果品種。

身兼小太陽景觀小木屋民宿的管理者,以及種植多種有機蔬果及茶園的林敏聰伯伯,以野生的方式種植目前台灣少見的燈籠果(又名酸漿、紅娘果…)。

來到了林伯伯的燈籠果果園,林伯伯親自和我們介紹燈籠果的生長及栽種方式。

棚架則是燈籠果生長蔓延外,更為栽種奇異果做好生長的準備。

林伯伯的果園植物品種多樣,林伯伯更大方的給了我們育苗種!

 

台大梅峰山地農場的蘋果園,這裡種植著市面上幾乎看不到的蘋果品種,除了臺灣人熟知的蜜蘋果、富士蘋果外,還有津輕、德國蘋果、紅元帥…等,以及果實小又酸澀的台灣原生種蘋果。

在欉紅使用的蘋果果醬,是使用套袋栽種的德國種蘋果,果實爽脆,生食味道酸香,更適合用於加工。

台大梅峰山地農場奇異果園,這裡也栽種著台灣本產的奇異果,口感酸澀,還有形狀像吊鐘型的奇異果,生食完全不及大家熟知奇異果應有的酸甜,但卻為水果加工帶出更多的可能性!

一年一次集集荔枝盛會:在欉紅南投產地採訪

文/許哲瑋 照片/吳尼克

南投集集鎮是台灣目前糯米荔枝的最大產區,2011年在欉紅接受了農友的邀請,一起回來這山中小鎮參加一年一會的荔枝評鑑比賽。集集鎮農會推廣股長跟我們說:透過評鑑可以讓農友交流技術,提升彼此的生產品質。看到農試所、農改場這些一輩子奉獻給荔枝研究的博士們,專注評鑑每顆荔枝,心裡還真有說不出的感動。

會後我們一起來到荔枝產銷班張班長的田裡。坐落於集集大山旁的荔枝園,有四公頃之大,依山傍水,沿著山坡望去,結實纍纍的紅色果實讓人垂涎欲滴,張班長信手為我們摘下幾顆荔枝,接近完美的口感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張班長的荔枝果肉帶著Q勁,入口後除了基本的豐富含水量與高甜度以外,還帶著濃郁的荔枝香。一問之下才知道張班長種植荔枝已經三十幾年了,三十幾年呀!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成就出糯米荔枝完整的味道。

接過班長送的荔枝,我們彼此祝福,車子一路在高速公路上奔馳,望著車外落在山頭的夕陽,心裡發愣想著今天的事情,從一早我們突襲集集荔枝拍賣場得知現在荔枝價格慘跌,到與農試所博士們一起討論如何為荔枝找到更多的販售管道,看著農友殷殷期待在欉紅可以多多採購的眼神中,心裡有說不出來的壓力。

有時候我們一直再想如何可以在多進一些品質卓越的水果,用合理的採購價格再幫農友多收一些水果,透過我們不計成本的追求品質最棒的水果也讓農友們可以持續有動力去提升自己品質,我想這是在欉紅目前可以貢獻的地方之一。但環顧拍賣場滯銷的荔枝,在欉紅也理解到我們沒有時間感嘆生產過剩的狀況,儘管力量有限,但是我們還是願意奮勇向前,期待有一天這些水果會供不應求。

台灣的可可先生-邱銘松大哥

左彎右轉,在揚著塵土的市集中,我們終於看見電話那頭留著大把鬍鬚的可可先生邱銘松在店門口熱情的對我們揮著手。
他是台灣第一位進行在地可可栽培的農友,也是第一位正在進行量產規模化的夢想家,在這台灣最南端的咖啡店-邱氏咖啡貞甫餐飲苑裡更不時聚集著無數個有夢的人。
可可的市場價值比起咖啡不遑多讓,在得到市場消息傳來台灣竟然有人種植並且量產化的消息,在欉紅團隊當下立刻啟程趕到炎熱的屏東來一探究竟。
光著頭的鬍鬚型男邱大哥就和他的夢想一樣熱情,大方的請我們喝自家生產、自家烘培的純正台灣咖啡和首次產自這塊土地的道地MIT巧克力,不藏私地分享著他們的心路歷程以及接下來要繼續提高產量、加強巧克力純度、提昇品質的種種計畫;
隔天邱大哥更帶著我們來到他位在中央山脈下的可可園裡,看著一株株充滿熱帶氣息,雜夾在兩邊檳榔園中的可可樹。倘若可可能夠成為另一個台灣的經濟作物,相信會有更多人捨棄根淺的檳榔樹而改種可可,對農友的經濟、土地的保護以及消費者的味蕾都將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看完可可,我們還跟著邱大哥的帶領來到在民國七十三年七月二十日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敕封的『聖母聖殿』,夕陽餘暉正好映照在萬金教堂,彷彿鑲上一圈光輝,莊嚴平靜的讓人覺得肅穆。其實我們走過得每一個產地都有其相對應的文化及歷史,想想若在每年十二月時許多信徒來此都能喝上一杯台灣自產的熱可可,那將是一件多值得驕傲的事情。
揮手踏上歸途,難捨的情緒卻在滋長,我們想這也許是因為我們都是一起在為台灣這塊土地努力的緣故吧。期待有一天在欉紅也能夠推出台灣純正的咖啡和可可,讓所有人都能夠一起品嚐這還停留在舌尖的些許苦澀,這夢想的滋味。

 

2011年初夏南部產地採訪

每次產訪都帶著緊張又興奮的心情,這次下去屏東和高雄拜訪農友,發現這些農友都擁有相同的特質,就是對在地文化、環境的認同;像在屏東種植可可、咖啡豆的邱大哥,原本是種植經濟價值高的檳榔樹,但卻因為檳榔對土地的水土保持不好,而改種咖啡樹。

咖啡樹比起其他經濟作物,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優點,就是種咖啡樹不需要砍除原來就生長在那裡的植物!咖啡樹需要遮蔭,也喜歡與其他植物共生,所以原來的原始林可以保留,而且咖啡樹還會從根部吸取附近植物的香氣特色,將這些味道轉化成自已的風味。所以許多咖啡農會在咖啡樹附近種植果樹,一方面當作另一個經濟來源,另一方面則讓咖啡的風味更豐富,所以稱咖啡為最環保的經濟作物一點也不為過。

這次產訪的另一個地點位於鹽埔鄉的土芒果;還記得兒時的回憶,每年夏季一到,一群孩子們全部窩在洗手槽,吃著鮮黃欲滴的土芒果,吃到最後還不忘吮指,深怕錯過任何一滴美味~那甜美的記憶,彷彿昨夜才發生的令人印象深刻;

陳大哥的果園管理的井井有條,每個土芒果樹間的栽種距離都非常的寬闊讓陽光和果實能夠進行充分光合作用,讓每個果實的熟度、甜度都是完美比例,種植果樹的土地上,陳大哥也費心餵食豆穀類當堆肥讓土地更為肥沃,對於病蟲害,陳大哥更是自製捕蟲器,而不使用殺蟲劑,也難怪陳大哥的土芒果,價格高達一斤300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樣的品質值得這樣的價格;堅持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陳大哥的果園旁邊就是一所原住民小學,離開前陳大哥還不忘提醒我們將來有賺錢要回饋到這所小學上。

這次產訪拜訪了許多與在欉紅有合作的農友,在高雄大樹種植有機鳳梨的薛大哥,原本是科技業新貴,卻放棄了原本優渥的生活,跑回自己的家鄉種植鳳梨;高雄大樹原本是主要的鳳梨產區,但近幾年來,市面上鮮果市場主打關廟鳳梨,讓薛大哥不解的是,大樹的鳳梨品質不比關廟差,但卻在市場上遍尋不著,在加上薛大哥深深的覺得在台灣取得食物非常方便,可是以後可以留給小孩的真正好東西是什麼?最近很敏感的話題!

塑化劑,其實薛大哥早就覺得大企業下連鎖的工業食品只是包裝華麗的毒藥,大人都知道那些是騙小孩的東西,可是小孩們就是會被包裝吸引,薛大哥就是不希望自已的下一代長期攝取那些食物,而挽起袖子,自已務農去;從原料的取得,每個環節都用心經營,在訪談過程中,薛大哥也提到,有機肥料的粹取方式不同,也會導至於有機肥料是否真正的有機!要省每個環節都可以省,可是薛大哥卻不願意這麼作;這也就是在欉紅這麼勤走產地的原因,我們希望我們的每個環節都能清楚的掌握,清楚的看到和我們合作農民的果園,是否會過度噴灑農樂、生長激素;有足夠好的原料、好的技術,不需要多餘的人工香料,在欉紅的美味渾然天成!

在欉紅 何怡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