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_公視> 正港台灣製 在欉紅

第120集 5/26首播 正港台灣製 在欉紅

【新消費時代】在欉紅

樂活態度掀起一股新消費運動,在台北的248農學市集,天然有機和在地食材,成為民眾安心選購的商品,其中一攤專賣手工果醬的「在欉紅」格外引人注目,這個由四個七年級生創業的品牌,希望透過品牌的力量,為台灣農業貢獻心力。

原本學醫的顧瑋,放棄高薪的工作,和朋友們創辦了「在欉紅」,以法式甜點的概念來製作手工果醬,希望在眾多新鮮好吃的台灣水果當中,以最具地方特色的品種製作。

手工果醬的製造方式,比一般人想像得要講究,進了廚房的水果,剔下果肉要先用糖漬一天,才能開始熬煮。熬煮果醬專用的銅鍋,在使用之前必須先把氧化的表面清潔乾淨,熬煮出來的果醬就不會因為沸騰而變色。今天到貨的紅心芭樂,開箱就得馬上處理。

創業初期在自家廚房製作果醬的顧瑋,用營收投資了中央廚房,在製作果醬的同時,也能同步消毒空罐,熬煮完成的果醬,要馬上裝罐封瓶,確保果醬的風味。這些 一罐罐用手工封罐的果醬,還得倒扣在進鍋爐殺菌一次,才算真正完成製作。每一個品項都至少需要兩個工作天來處理,一天產量才上百罐,銷售自然要選氣味相投 的通路才行。在欉紅的第一個通路,就是找上248農學市集的楊儒門,希望建立消費者對台灣農產品的新印象。

別以為這種市集只有菜籃族才會來,年輕的謝小姐,也經常來這裡尋寶,對於專賣台灣在地水果的在欉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欉紅的「在地關懷」價值,漸漸打 響名號,當誠品書店成立「誠品知味」這個展售台灣食材的品牌,在精緻展現味覺和凸顯文化意涵的定位下,自然找上在欉紅合作。

採 用法式甜點方式、純手工製作的果醬,直接和消費者面對面,跳過中間的盤商,將利潤回歸給農民,這樣的作法,未來還會拓展到其他的農產品。四個七年級生用二 十萬創業,在欉紅目前月營業額平均在三十到六十萬;用盈餘投資的中央廚房,未來希望在這裡,為台灣農產品,做出更多好吃的原味。節目邀請到七年級創業的顧 瑋,暢談放棄醫學路、想為台灣農業貢獻的夢想,以及實踐過程中的感想。

在欉紅網址:http://www.redontree.com.tw.

在欉紅_致富密碼120-1

在欉紅_致富密碼120-2

<媒體報導_天下雜誌> 巷弄創業家 在欉紅 煉製最台灣味的果醬

如果一條路不好走,你會繞道行,還是堅持前進?

三個七年級生,面對不適合做果醬的台灣水果,他們選擇用心拚下去,最終,在美食家口中,一抹驚豔不已的好味道在台灣誕生……

作者: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初昇的月亮最是婉約,乳酪一般的暈黃色光,暖熨最真實的安慰;淡雅的香氣中隱隱透出一絲來自枝上初摘下來的新鮮氣息……

 

苗栗的白布帆軟枝楊桃,不必甜得濃郁,自是一分國色天香。

 

 

 

這是「在欉紅」為每一個特製果醬上寫的介紹。研究台灣水果多年的美食專家葉怡蘭初次品嚐後,都說,「感覺很驚艷!」

 

原因是目前國際市場欠缺熱帶水果製成的果醬,但「在欉紅」卻極有可能站上世界果醬系譜,留下蹤跡。

 

很難想像「在欉紅」的推手是三位平均年齡二十七歲的七年級生,主要概念來自聰慧清瘦,畢業於台大動物系、分子醫學研究所的女生──顧瑋。

 

就在一年前,顧瑋畢業前也有不少七年級生對未來的茫然。

 

「我屬於很晚熟的人,從小讀書順利,沒什麼工作經驗,如果不出國留學,馬上得跳進社會找工作,不做研究轉行又難,」

 

顧瑋坦誠說出這一代「高學歷,高挫折」的挑戰。

 

她重新思考自己的熱情,想到自己從小喜愛品嚐美味,尤其是經常網購法國知名手工女主廚Christine Ferber(CF)的果醬。

 

大家眼中的乖乖牌學生開始把對生命探究的研究精神,帶入果醬世界裡。

 

她與台大園藝系大四學生林繰取開始蒐集台灣水果的資料,並請法國學藝的台灣廚師當顧問,展開自製果醬之旅。

 

持續製作六個月,卻頻頻失敗;顧瑋回憶那段嘗試的過程說,

 

「就是吃得到誠意,吃不到美味,可以感覺到樸實的家庭甜品,但完成度不夠,好像感受不到靈魂。」

 

 

 

好果醬,要有心還要有靈

 

她想把台灣水果做成果醬的心,觸動了師傅,這位師傅也決定加入團隊;

 

為了確知手工果醬的成功關鍵,團隊飛往法國阿爾撒斯拜訪知名女廚CF的甜點店。

 

在那裡,顧瑋看到Christine Ferber穿著髒髒的圍裙,帶著十多個廚師一起工作,

 

全副精神專注在攪拌和觀察眼前的八個黃銅鍋,關火和起鍋那刻,女廚師監軍亳不馬虎。

 

「原來做果醬就像釀好酒,要有心還要有靈,不只靠技藝,還要傳遞一種精神,」顧瑋的法國之旅堅定她做出台灣果醬的決心。

 

顧瑋把品牌取為「在欉紅」(Red on Tree),以台語發音指的是果實在枝頭上最適當熟成的完美狀態。

 

雖然看到水果王國的潛力,但要把熱帶水果做成果醬,卻有相當的困難。

 

果醬重要的三個元素是酸、香、甜

 

但熱帶水果的特性是酸味與香味不足,特別是因生長速度太快,香氣難以凝聚;

 

由於製作過程會加大量的糖,台灣水果糖份偏高,反而容易有焦糖化現象,這就是為什麼知名果醬多半來自溫帶國家。

 

 

 

創造台灣紅心芭樂果醬

 

團隊從前端的品種尋找,到中端的製作,用心克服熱帶水果的侷限。

 

他們到處請問學校教授、農改場、上網找資料,尋找合適品種;

 

但最常遇到改良場的人說,「你們要的方向跟水果培育潮流正好相反(目前水果改良是朝水份多、甜度高、氣味低的方向)。

 

如市面上的金鑽鳳梨、珍珠芭樂、愛文芒果因甜度高,反而不是果醬最佳選擇。

 

在走訪鄉鎮找尋水果的過程中,他們重新挖掘一些被遺失的味道,例如有濃郁香氣的彰化紅心芭樂。

 

他們也直接向農民收購,避免中盤商的剝削,並儘可能採用無毒與有機的品種;而他們不添加防腐與化學劑,希望用天然原料給消費者健康的果醬。

 

目前大力推動無毒農業的楊儒門第一次嚐到在欉紅果醬時的反應是,「紅心芭樂和燈籠果是我兒時的記憶,對啊,好像消失很久了!」

 

除了努力尋求合適特別的原生種,在欉紅團隊也努力創新製程,彌補熱帶水果天生的弱點。

 

他們運用蜂蜜、巧克力、烏龍茶葉等香料與水果搭配,製作出像綠檬巧克力、肉桂柳橙香蕉等口味。

 

葉怡蘭觀察,新一輩做果醬不再受限於傳統果醬的作法,在欉紅不但表達出水果的質感,也聰明的以檸檬等酸味淡化台灣水果的甜。

 

二二克手工果醬每罐單價約三百二十元,顧瑋偶而會遇到消費者說,「這價格可以買好幾罐自由牌女神果醬。」

 

但她不氣餒,飽滿的自信裡不帶傲氣地說道,「這代跟上代的人不同了,我們的是世界級的果醬,有本土關懷,又有獨特好風味。」

 

憑藉著這股自信,去年十月正式生產後,短短不到半年間,在欉紅從每個月生產六百罐到目前的一千罐;

 

包括楊儒門的248農學市集、誠品知味、葉怡蘭的網路鋪子Pekoe都看到它的潛力而邀請上架。

 

 

 

做一個相信自己的事業

 

從採買、製作、封罐、包裝、會計到業務,顧瑋和林繰取身兼多職,而師傅則專心研發;顧瑋還透過翻譯生物期刊貼補支出。

 

在欉紅短期的目標是每月生產兩千罐,達到損益兩平並有五%的獲利,為了這個目標,他們已準備好增資為三百萬元。

 

長期目標則是希望建立產地水果資料庫,甚至與農民談契作。

當幾位都市小孩、學院派的七年級生聚在一起,他們因為用腳走入山地和農田,用心品味台灣水果的美好,而成就了在欉紅。

 

「做一個自己相信,也相信自己的事業,」青春的顧瑋說出了心中的相信,也說出了這一代的自我期許。

<媒體報導_經濟日報> 用在地水果 打造品牌

【經濟日報╱文/李至和】

2009.02.07 02:54 am「擷取果實最完熟美好的那一刻」,這是顧瑋在部落格上寫下創業的初衷;而這句話也代表在欉紅果醬的品牌精神。

顧瑋的個性有點靦腆,但講起創業的理想時,又不禁顯現出驕傲的神氣,談到每種果醬的個性時,更是滔滔不絕。

如果試吃果醬的人大力稱讚「真是好好吃」,顧瑋的眼神裡更藏不住滿滿的喜悅。

她說:「量產的果醬,並不是我眼中的競爭對手。」她對以手工製作、使用在地當季水果、無添加等特色,更是感到驕傲。

她表示,非常認真看待每一種水果,並嚴謹思考如何讓果農也因此受益。顧瑋說:「我的創業動機不只是為了賺錢。」

在欉紅的水果都是直接向具有生產履歷的產地購買,除了希望買到第一手、品質最好的水果,更重要的是,希望農民避免透過中間盤商,利潤可以直接回到農民身上。

顧瑋創業的理想很大,當她談起這些想法時也很有氣魄。

她更努力實踐每一個設定的目標,逐漸帶動在欉紅成長茁壯,

不僅在248農學市集設攤,更在博客來網路書店上架販售,今年還在誠品書店內的誠品知味台灣美食專櫃販售。

隨著通路逐漸增加,顧瑋也為在欉紅訂下新年新希望,她說:「希望今年在欉紅就能損益兩平,成為可以自立更生的台灣果醬品牌。」

原文連結: http://udn.com/NEWS/LIFE/LIF6/47225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