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至今

日前受邀參加行政院青輔會舉辦的高中創業體驗營,趁機會整理了一下創業至今的一點點想法,在此與各位分享。

 

創業的定義每個人都不一樣,對我來講,創業是個面對自己、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過程,為自己的未來與生活找尋一個理由,與自己認同的目標與方式做實現,走一條自己相信,且相信自己的路。

 

儘管常有人認為七年級生是所謂的草莓族,具有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等特質。然而,身為前段的七年級生,我認為七年級生確實是有「眼高」的本錢,畢竟我們生長在一個資訊爆發的時代,比上一代更早接觸到更廣大的視界,理所當然應該要有比較高的標準與理想性。我們能做的,不是妥協我們的標準,而是更努力朝著我們認為是正確的方向前進。

 

如同很多人一樣,我也曾經為了學位,為了漂亮的成績單與資歷而努力過。常有人問我為何不好好在自己領域內發展?我是覺得,當一個人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25-35歲這個年紀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自問許多問題,包括「我能做什麼」「我想做什麼」「我想完成什麼」「我做這件事情對我的人生有何意義」等。我認為,當一個人在選擇自己一生的「志業」的時候,要納入考量的除了個人的專業能力之外,更需要考慮到自己的「性情」與「理想」。儘管我個人在生物研究上面投注了許多的時間,也確實培養了我在研究領域的專業能力,但我發現我自己的性情無法配合以研究為主軸的生活。當我決定離開原本我所熟悉,幾近封閉式的環境而進入社會後,卻又因為落差太大而適應不良。當我發現所有我能進入這個社會的途徑都不是我所希望所認同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與考慮,我終於決定由自己來建構一個我可以認同的模式進入社會,我希望可以從事一份有理想,有熱情,有堅持,且具有正面能量的事業,希望能將關注放在我土生土長的這塊土地以及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們,這就是我創業的初衷。由於我個人對於在地飲食有很大的興趣,所以我打算做一個與在地水果產業與在地飲食文化相關的事業。

然而,做決定很簡單,實踐這個決定對我來講才是真正的考驗,畢竟我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個人念書,一個人完成我所被交付的工作,從來沒有與人共事的經驗,對於社會的了解更是淺薄的可以,更別說是創業基本必備的管理與行銷能力。以我剛出社會不久的資歷,當然也不可能存到一筆可觀的創業基金。基於一股近乎「愚」的勇氣,沒有想太多的我就這樣放手做下去了。我後來回想,我這樣幾近於無謀的做法之所以還能將在欉紅做到現在這個情況,關鍵在於我找到了正確的團隊夥伴。剛創業的我並沒有能力提供優渥的待遇,我能做的只是去找出我認為能幫助我一起達成這個目標的對象,告訴他我想做的事情。很幸運地我找到了,也因此我更加相信一件事情:當你相信你所選的路對自己或對他人都是有意義的時候,自然就會有力量與渴望去實踐這樣的道路,也更容易找到同樣認同這樣理念的夥伴。

 

學生時代與創業者的我,最大的差別大概是在於學生時代的我的行為有相當程度是對家人與師長負責,創業的我則對自己的決定與合作夥伴負責。不管是當學生,當聘僱人員,作研究,背後都有人支持,就算失敗也不會是自己擔負所有的責任。創業者則必須對自己的決定負完全的責任,自己的決定會影響一個公司的存續與合作夥伴的生活與做事意願,就算我本人個性上是非常粗枝大葉的行動派,還是得時時提醒自己不管在做大小決策時都需要非常謹慎。

 

因為著眼點是在地飲食,自然而然想到台灣向來引以為傲的農產品,如水果、米、茶葉等。說起來,最能讓人從心裡從身體認知到臺灣這塊土地價值的,不正是這塊土地上的優質農產品嗎!沒有什麼比好吃的食物更能直接的感動人心。由於觀察到台灣鮮食水果產業的一些現象,包括產銷控管不當、當地消費市場過小、以及品種多樣性流失等問題,在欉紅將主力放在台灣的水果加工上。在欉紅的核心概念即為在地認同,藉由加工方式賦予在地水果新的經濟價值,忠實而深刻地反映這塊土地的美好與生活其上的人們的努力,將逐漸消失中的這塊土地原本的味道重新展現在消費者前面,更進一步解決鮮果不耐儲放及產量過剩之問題,表現出國產水果更多樣的面貌與可能性。為了讓辛苦耕耘的農民得到他應得的報酬,我們以公平交易的方式直接與產地果農購買水果,將獲利回歸於土地,更希望藉由網路,暢通資訊管道,以在地精緻化的方式,呈現台灣多元而具包容性之文化特質。

 

為了研發出能夠體現在欉紅品牌精神的產品,我們去了一趟法國阿爾薩斯,向全世界最被推崇的果醬女主廚Christine Ferber求教。到了阿爾薩斯我才知道原來這個純樸而美麗的地方,由於位處法國與德國交界,長久以來一直輪替著被兩國交相統治,更曾受到戰火的荼毒。我很驚訝地發現僅管有著這樣悲傷的歷史,當地的人們卻總是呵呵地笑著,沒有太多的企圖心,不在乎自己今天是繳稅給法國或是德國,有的只是一顆熱愛這塊土地的真心,滿心歡喜著自己家鄉的豐饒。對此我真的深受感動,尤其是對照到同樣美麗的台灣,同樣身陷國內外的政治與外交窘境,台灣人民是否能從無止盡的統獨爭戰中跳脫出來,好好地面對我們土生土長的土地,並真心喜愛且引以為傲地告訴別人:我是台灣人,我熱愛這塊土地?

我深自期許也希望能透過我們的力量讓大家重新認識台灣的美好。

 

『在欉紅』自創立之時所遇到最大的困難還是在產品面。在欉紅希望能藉由水果加工的方式,展現臺灣水果的另一番風貌。但不同於溫帶國家,地處亞熱帶的臺灣目前的農產品主流為適合鮮食的水果,鮮食的優點反而造成加工的問題,是以造成在欉紅產品研發的困境。但幸好臺灣有著複雜的地理條件與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水果品種多元,藉由找出最適合的品種,突破臺灣水果不利於加工的困境。我們的留法甜點師傅針對各樣時令鮮果及各式品種進行研究,根據其特性開發出最適合該食材的處理方式,更藉由減少熬煮時間來保存最原始完整的水果香氣。因完全純手工製作,且僅使用當令鮮果,在欉紅的各項產品皆為限時限量供應,且隨水果產期更迭不斷更新。

 

在品牌建構部分,為能讓臺灣消費者認知到這個品牌的意義與價值。「在欉紅」的品牌精神「在地關懷」所包含的元素可分為下述四項:寶地(臺灣土地認同)、達人(生產線最上游的農民)、密技(高度堅持而用心專業的水果加工製程)、美物(因著上述原因而做出的好的產品)。「在欉紅」投入了相當的心力架構品牌網站,希望能體現出在欉紅希望傳達的理念。在通路的選擇上,我們也盡量挑選與我們的品牌訴求一致,有心於推廣在地價值的通路商,如248農學市集、誠品知味、PEKOE等。

 

我自己覺得我的創業經驗並不是特別值得參考,畢竟這並不是一個經過良好規劃以及審慎思量後的創業過程。我只是去做我想做的事情,這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我比較希望能跟他人分享的是,誠實面對自己,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當你真心相信你所想做的事情是對的時候,我希望大家能勇往直前,不要害怕失敗。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做好完全的準備,但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沒有所謂百分之百準備好的時候,重要的是行動與堅持以及持續學習、不斷修正,使自己好還要更好的態度。理想要高遠,腳步要踏實,與大家共勉之。